close

極限運動和一般的體育競賽不一樣,他牽扯了選手的生命,因此在這場戰鬥裡,選手要戰勝的不只是其他對手、不只是自己、同時還有大自然恐怖的威脅與危險,這種比賽,使弱小的人類忍不住惺惺相惜,在困難中互相扶持、在險境裡相互激勵,所謂運動家精神,在極限運動中經常被體現。極限運動就像是一座獨木橋,只能孤身一人走過去,可偏偏同樣的路上,還有其他十幾二十幾個人與你同行,因此峽谷間的風不再凜冽、腳底下的川流不再激盪,獨木橋上的弱小人們歡聲笑語,手拉著手一起度過難關。

本書的第五個篇章「世界最高,喜馬拉雅山160公里五天極限馬拉松賽」的篇幅相當長,這是一場期待已久的戰役,細細刻畫著作者在這場比賽前前後後遇見的人事物,最觸動我的橋段,便是在比賽中選手們之間的互動了。

他們同是喜愛極限運動的人,在這寬廣的世界裡,與彼此在世界最高點相逢,這種緣分讓我無比的羨慕。

 

一、人生四大樂事之一

第一次聽說人生四大樂事,是在國小六年級的國語課上,那位老師提起的,不知為何我一直印象深刻。久旱逢甘霖、他鄉遇故知、洞房花燭夜、金榜題名時,是人生四大樂事,雖然有點偏差,但本書這個篇章裡作者在喜馬拉雅山上的際遇,那群與他擁抱著相同夢想、為了築夢一起走過那條苦難之路的所有人,我想用「他鄉遇故知」來形容,並不超過吧。

他讓我相信,只要走出世界,一定能遇見這個世界上最難得的朋友。

 

【我喜歡獨行,在這世界裡排除所有噪音,以空白的自己去接受世界。】

「突然從聖山的方向有微微的風吹向我這兒,吹在我身上,呼嘯而過,一種很抽象的精神波動,緩緩注入內心,她好像在說:『去吧!』」——節錄自,第186頁

最近我在計畫高中畢業之後的旅行,到時候成年了可以去到遠一點的地方,第一個想到的,就是我一直很喜歡的台東。大概是我七八歲的時候,有過那麼一陣子我們家差點搬去台東,甚至連地都看好了,我爸還開車載我們全家人一起去那塊地看看。我很喜歡那裡,寬闊的草坪是從小生活在都市的我體會不到的,甚至還在那裏交到一個有趣的朋友,跟那朋友在田裡追逐打滾,我撿到一顆很棒的石頭,從台東帶回家收藏起來,一直到現在。

說起台東就會想到熱氣球嘉年華,我也想搭一次熱氣球,於是,我問我姊到時候要不要跟我同行,她難得地答應出遠門,本以為我的旅伴就要這樣定下了,卻沒想到才過幾天,我就開始產生後悔邀請她的念頭。旅伴是一種麻煩的東西,兩個人要有相近的體力、差不多的經濟能力,出去玩會遇到數不清的不如意,遇上困境時的反應如何,也是挑選旅伴重要的一環。有那麼一次,我帶我姊去陽明山上的擎天崗看水牛,原本打算從士林搭公車上去,但公車的人實在太多了,我們改走其他路線,希望能用另一種方式到達擎天崗,卻沒想到兜兜轉轉找不到路了,被卡在小油坑,哪都去不了,甚至連下山的公車也不知什麼時候會來。

畢竟是我提議要來的,我提出很多種解決方法都被打槍,最後出於無奈,我們只好徒步走下山,距離真不是一般的遠,又一直是下坡,當時天氣又格外的冷,還真的算得上一次難忘的回憶。一路上雖然我姊沒有抱怨什麼,但我知道,這不是她期望的旅程,我怕與她分享這意料之外的路上每一滴美景,怕她會說出「看這個還不如不要來」之類的話,如果一個人走,我想我能對所有的不如意,都更加地樂在其中。

那之後,後來去基隆和九份,我都沒有再帶上別人,自己一個人的旅行,更能走出我期待的模樣。

 

【不擅與陌生人交流的我,在孤獨的異鄉,遇見莫名的生命羈絆】

「與你們就像是家人般,互相照顧、互相打氣,這是我第一次自己出國比賽,謝謝你們帶給我很多感動與回憶,我想我永遠都忘不了這裡的一切,我愛你們。」——節錄自,第199頁

今年高三暑輔的最後一週,那次星期一我睡過頭,在學校附近的便利商店坐到中午,本還在掙扎要不要去學校,腦中卻突然冒出一個想法……想去九份。查了火車的時間、查了下火車後應該搭哪號公車、搭到哪一站下車,就這麼心血來潮的,一個多小時後,我站在瑞芳火車站前面的廣場上。打開手機正要確認還有多久公車到站,卻發現我現在如果不馬上開始奔跑,就要再等上半個小時,來不及給空空的肚子一點安慰,我一路狂奔到公車站,最後一秒跳上了公車,車門在身後關上。

我走到車廂後頭的座位靠著窗坐下,在隔壁的位置放下書包和筆記型電腦,長吁了一口氣,心臟還砰砰跳著,那時天氣熱,我的臉大概很紅吧。還沒來得及喝口水喘息,與我隔著一個座位和一條走道的一位伯伯,突然摘下帽子湊過來問我問題:「妹妹,你知道這台車會開到水湳洞嗎?」我的手機螢幕還亮著台北等公車的畫面,我往下拉,發現倒數幾站就是水湳洞,於是點頭回答:「會到水湳洞。」

「會到水湳洞嗎?」「會到水湳洞。」「這台公車這樣開就會到水湳洞?不用轉車?」「不用轉車就會到水湳洞。」他反反覆覆跟我確認了好幾次,我把手機拿給他看,跟他解釋了一番。「妳是住在這附近嗎?」他問我,「不是,我是來玩的。」「要去哪玩?」「九份。」「欸~為什麼要去九份,九份又不好玩。」我臉上露出尷尬的陪笑,我還真不知道九份有哪裡好玩的,於是回答:「沒去過,想去走走。」沒多久,他發現我身上穿著學校的制服,於是問我:「妳是哪個學校的?」我回答他,他又問我是住在台北嗎?我說住在新北,他說他也住新北,在板橋那邊。

我想到一件有趣的事,如果他也是搭火車過來的,或許他從板橋上車、我在台北上車,我們在同一列火車上,一起搭了這麼遠,最後在分道揚鑣以前,在這輛公車上遇見。一股難抑言喻的感動和奇妙,只是幾句對話,他在我心中已不是全然的陌生人。他鄉遇故知,就是這樣的感受吧。

後來他又與我分享過去爬山的經歷、跟我分享他以前的在黃金瀑布下面當兵,當時都不知道附近有水湳洞,後來公車開上山,他指著不遠處的一座小島告訴我,那個是基隆嶼不是龜山島,不知道為什麼好多人誤以為那是龜山島。我在心裡默默地想,他不說,我還真就這麼錯了。身為文字創作者敏銳的直覺,我知道他身上有許多值得探索的故事,下公車前我甚至有些猶豫,是不是要繼續跟著他搭到水湳洞呢?

人與人之間的羈絆,還真是強大到令人敬畏。

「零下40度的勇氣」讀後感5——獨木橋(節錄自,第191頁插圖)

 

二、獨舞

小時候跳了六年的舞,跟著舞團我有過大大小小無數次的表演經驗、比賽經驗,然而個人舞比賽人生卻只有一次,那是一段充滿故事的時光,今天說的,是在比賽當天的故事。

 

【臺前、臺後,有十幾個人和我一樣孤獨的舞者,所以我們不孤獨】

「我問心無愧,對得起自己,這樣,就夠了。沒有任何一個重要的獎項、沒有任何一件事,會重要到讓我們拋下人性。」——節錄自,第189頁

個人舞的比賽是在我國小六年級的時候,表演地點似乎是在某間藝術大學,我不太清楚了,下午的比賽我們一早就要趕到比賽地點,化妝、暖身、練習、調整狀態、練習、再調整狀態。一直到中午前我的狀態都很不錯,平時拉不開的筋異常的柔軟,平時翻不過去的跟斗輕鬆就過了,全身上下都做好了迎接比賽的準備,我感到很輕鬆,一邊聽著聽過數百次的音源檔,我繼續暖身,不讓身體有冷下來的機會。這時,我爸走過來和我說了一些話:「比賽結束帶妳去吃好吃的,妳想吃什麼?」「有什麼選擇?」我正常的回答,「牛肉麵?水餃?還是要吃高鐵壽司?」

時至今日我依然想不明白,這樣一串普通的父女對話哪個字戳到我了,讓我完全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,從早小心翼翼建立起的堅強心智一點一點的崩了,我哭到連老師都不知道該怎麼辦,平時嚴厲的老師變得溫柔,他們越溫柔我越想哭,就這麼一直哭到走進比賽會場、哭到跟老師分開、走進後臺準備。

後臺過低的氣溫讓我稍微回過神,我知道不能再繼續這個狀態了,戴上耳機聽著重複無數次的音源檔,拿起我的道具在其中一個角落,思考每一個舞步、每一個節拍下我應該以什麼樣的表情做什麼動作,直到音樂結束抬起臉,我看見老師送另一位舞者到後台,還擔心的看了一眼我的狀態,我沒崩住,靠著牆壁蹲坐在地上,又開始哭了。

 

「妳怎麼哭了?很緊張嗎?」聲音穿透耳機擊中我的鼓膜,我從臂腕裡抬起頭,蹲在我面前的,是一個從未見過的男生,身穿著一件黑色的表演服。

緊張嗎?我想不是的,我搖搖頭,對他說我沒事,讓他自己去練自己的。離開前他向我投來擔心的眼神,大概是不想讓這個比自己還矮小的男孩擔心,我拄著道具站起來,裝模作樣地繼續練習,其實心思早已飛走了。沒過幾分鐘,後台另一側的門被打開了,掛著名牌的工作人員唱名下一位到側台準備的舞者,我只記得那個名字裡有個「翔」字,回應工作人員的,就是剛剛過來關心我的男孩,男孩拿著道具站起來,卻沒有直接往工作人員的方向走,反而是走向了我,將一團白花花的東西塞進我手哩,就這麼離開了。

那是一把衛生紙,他特意離開後台跟工作人員要來的,一大把衛生紙。別人對我溫柔,尤其是與我毫不相干的人對我溫柔,再一次害我哭了。

男孩被叫出去後過了大約五分鐘,後臺的門再次打開,叫的是我的名字,我拿著衛生紙跟著工作人員走,來到側台與老師們會和,這座舞台的側台特別寬敞,我一眼就看見正趴在地上暖身的,剛剛的那個男孩。「有好一點了嗎?」他問我,我不假思索地點頭,其實也不清楚現在這個心態上台會發生什麼事,趁著老師去準備其他道具的間係,那男孩又一次跑來我身邊,與我說話。「妳不用太緊張啦,我也是第一次參加比賽,不知道在舞台上能不能看見台下的人,好可怕啊下一個就輪到我了!」我似乎沒有回答他什麼,他接著說:「我的老師說,如果緊張就不要再想動作了,看看前一個人跳舞反而能更放鬆心情喔。」又一個五分鐘過去,男孩被他的老師叫走,提上他的道具走向舞台,站到了炙熱的聚光燈下。那一身黑色鎧甲,無比的耀眼。

大概是出於好奇,我站在側幕與側幕之間,欣賞那男孩的表演,手裡還握著已經濕透的一坨衛生紙。只是看了前半首,我就知道,這男孩有奪冠的能力,心情慢慢就平復了大半。

男孩的舞結束了,他從另一邊退下舞台,我沒能看見他表演結束後的表情,將衛生紙交給老師,司儀喊過我的名字與編號,音樂一下,我本能地就走上舞台。這是我聽過無數次的音樂、是我走過無數次的舞台、是我跳過無數次的一支舞……五分鐘很快就過了,我下台,慶幸自己在這麼糟糕的狀態下還沒有忘動作,失誤也不算多。就這樣,以不好不差的成績結束了我人生唯一一次的個人舞比賽。而那男孩也不出我所料的,獲得了第一名,進軍全國。

我沒親口恭喜他,自側台的分別以後,我就沒見到過他了。

 

三、結語

「因為我們都走在同一條獨木橋上,因為我們都遇到了比輸贏更重要的危機,是素不相識的你,卻在意我的眼淚。」

競賽很有趣,它既要求選手之間相互競爭,又期望選手之間惺惺相惜。

緣分很有趣,孤身走在同一條路上的兩個人,終有一天會碰面,會發現世界上竟然有如此美好的人。

人是群居的動物,孤獨的我走向世界,準備好去迎接其他的所有孤獨。

 

 

 

(零下40度的勇氣讀後感,to be continued……)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煙久_路過 的頭像
    煙久_路過

    煙久_路過的部落格

    煙久_路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