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跟姊姊從小感情很好,即使現在她上大學了,我們之間也沒有變得疏遠平淡,她大學讀哲學系,偶爾會突然拋出一個燒腦的問題,詢問我的意見,有些時候是真的還算有趣,就像某次她問我:妳認為宗教的意義是什麼?妳認為神的意義是什麼?
我家雖會燒香拜佛,但我本身對這件行為的意見不多,只是從小跟著家人做,倒也沒覺得從小受到神明祖先的庇護,因此,她拋出的這個問題還讓我挺難回答的,我對宗教沒有足夠的認知,但「神」的意義,我或許能夠說出一點什麼。畢竟神的概念不只存在於宗教裡,文學作品、小說,當需要一個超脫世俗的存在時,神就會出現,甚至於開始將神拉下神壇,成為跟凡人相似的存在,都是當代很喜歡的一種模式。
一、宇宙的生命力
作為放任自己去犯險的藉口,「我相信人類的生命力」這句話,經常被我掛在嘴邊,造成這樣的原因,我想我的父親是一個重要的關鍵。第一個篇章說過,我尊敬的那位老師在氣質上和我父親很相似,他們之間最不同的一點,是我父親那威嚴的面目下,比起我的老師更有一息危險的鋒芒,我想一部分原因在於,我父親相較老師多了一點不幸吧。
對於父親的人生故事我所知有限,但我知道,他是一位相當聰明、有智慧、觀察敏銳、有行動力、有個人魅力、敢冒險的帥氣的人,從我僅知的幾段故事裡,他糟糕的運氣、接二連三的不幸,讓這應該萬人之上的高傲的人,變得與普通人無異。他說過的故事,在我感到難受的同時,不得不佩服他的生命力,也讓我相信人類只要願意思考,不會輕易的就死掉。
【我的第一尊神,帶我看見寬廣的世界】
「洪亮的誦經聲傳了出來,在山谷產生了回音。隨著藏民緩步上樓,穿著黃色袈娑的活佛正盤坐著。」——節錄自,第132頁
升高中後,因為各種原因我和父親變得比小時候更加疏離,住在同一個屋簷下,各自忙碌,互不打擾。我很喜歡他的某些個性,像是偶爾跳脫的想法、天外飛來一筆的決定,舉個從我媽口中聽了無數次的故事,那是我還小的時候,某天為了吃午餐我們一家開車出門,從林口開到三峽,我爸卻改變主意說想去桃園吃什麼,我們就餓著肚子開車到桃園,下交流道前我爸又說想去新竹吃米粉,我們就這麼驅車來到新竹,前前後後花了快兩個小時才吃上一口午餐。我媽說這個故事時充滿了無奈:「我只是想吃午餐啊,幹嘛開車到新竹,哪裡沒有米粉嗎?」相反的,我卻完全能夠接受我爸的做法,畢竟我也是這樣隨心所欲的人,哈哈笑著聽完這個故事。
某天我爸在樂華夜市,臨時起意在家庭的群組問有沒有人想跟他一起吃晚餐,當時我人在三重,一種「好像很好玩」的念頭動起,二話不說跳上捷運從中和新蘆線的這頭搭到那頭,還不小心坐過站,多走了一點路。我爸還有個特點,他特別會發現不為人知的美食,就是他養成我從小對「美食」高標準的鑑賞力和渴望,只要是他帶我去吃的,我都能吃得相當滿足。那天我們去的是在樂華夜市巷子裡的,一間不算起眼的鐵板燒。白飯無限續、高麗菜豆芽菜也無限續,還有超好吃的菜脯隨便夾,光是吃菜脯我就配了一整碗白飯,肉完全沒動過,肚子就飽了一半,天啊說著說著我都餓了,重點是兩個人這樣吃才花兩百出頭,不說了吧?必須衝一波吧?!
民以食為天,吃飽喝足的那種幸福感,是世界上最獨特的滿足。那時透過玻璃窗,我看著吃飽飯出去抽根菸的父親,忍不住在心裡冒出這麼一句話:「似乎只要望著他,我就能窺見那光明又寬廣的世界。」
神,不就是那樣的存在嗎?
【我敬畏人類藉由相信的力量,共同構築的那個神聖形象】
「那股慈祥、那股莊嚴、那股神聖、那股令人謙卑的力量從眼神中散發出來,看穿你的一生,無限心裡的悸動與感動,帶你進入無極的世界。」——節錄自,第125頁
人類的文明,是一種相當美妙又神奇的東西,語言、文字、社會階層、信仰、建築、藝術……種種構築我們生活的一切,即是我所在的文明。尤其是信仰,更是從古流傳至今不敗的重要性,祂是人們的心靈寄託,存在於潛意識裡相當高的那個位置。神是信仰而成的,包括了「相信」和「仰望」,就像一部作品《虛構推裡》中說的那樣,鬼怪是由人類相信的力量具象化的。
西邊的寶藏、世界的屋脊,這是西藏的意義,單從文化中的「文字」的部分,我們就能明白,這是一個相當美麗的地方,存有寶石,值得我們去挖掘。作為歷史課會讀到的文化之一,關於那西天寶藏的傳說,我從許久以前就經常聽人提起,那是一個海拔四千公尺高的世界,高不可攀的形象、莊嚴又神秘的形象,是我一直以來對西藏的想法。我好奇那裡,卻不敢隨意靠近,那處的「神」似乎又比其他別處更加強大一點。我一年多前讀過一本很喜歡的書,名為《絲路分手旅行》,其中就有一段是主角來到西藏、來到拉薩,因為是一年多前看的書了,內容的印象不夠深刻,我只知道,那本書讓我對西藏的印象又多了一分深刻。
這一本書裡的西藏卻是完全不一樣的風景,因為作者不同、動筆時的心境不同,一樣的風景也會傳達出不一樣的形象,但祂的「神聖」卻絲毫未變,不愧是被稱作與南北極並列的,世界第三極的地方。
陳彥博先生筆下的西藏,是一塊充滿文化底蘊的土地,土地上的每個人,日復一日向他們的信仰膜拜……我總認為,這就是文明最純粹的地方,地上的人們用力的生活著,堅信著某一件事情,終其一生只為了追求祂,神很特別,和將軍不同,屈身於祂之下時,心中感到的不是熱血彭湃,不是心悅臣服,也不是懷抱恩怨的不甘,相反的那感覺很「安靜」,也許不能得到功與名,卻能享有幾分鐘的安然沉醉。
於是我們走馬看花般欣賞那千古流傳的建築工藝,依然覺得不虛此行。
(節錄自,第147頁插圖)
二、大自然的神
充滿生命力的除了人類,大自然也是,有些東西只要看著看著,慢慢就會相信他有靈性,不,是發現他有靈性。再來舉一個我姊姊的例子。我姊姊有一隻從小抱到大的巧虎娃娃,不只是抱著,我們會用娃娃對話、交流,二十多年來在我們全家人心中,巧虎已經是一個單獨的個體,是我們家的「成員」之一,那地位甚至比寵物還高,我甚至不能稱之為玩偶,他是我重要的好朋友。某天我發現,乖巧地坐在書桌上的巧虎看上去好像就要開口說話了一般,我拉著我姊說,現在不用靠你操控,巧虎感覺都可以自己動了。她回答我,巧虎本來就可以自己動,他還出去拍巧連智賺錢呢。
信仰中必定夾帶著一定程度的情感,或許是依戀,或許是長期相處下的眷戀。如果說到大自然的神,我有一個在寫作文時提起許多次的素材——我的生命長河。
【乘載著我的生命,一直伴隨在我左右,祂從未離開】
「繁榮的古城,林間不老的神話,寧靜安詳的山水,那一山一草一木都具有靈性,體會感受西藏的每一個環節,絕對能夠豐富我的的視野、洗滌我的心靈。」——節錄自,第139頁
我出生在三重,小時候搬家到五股跟林口過,但當時也還在三重讀書,後來搬家到淡水……某個晚飯過後的秋晚,我爸心血來潮帶我去夜騎,我們沿著淡水河右岸走,一路從淡水騎到大稻埕,那天我爸帶我騎的路,讓我一瞬間意識到一件事情,我從小到大,似乎從來沒有離開過淡水河邊。發現淡水河的美,是國中時期喜歡亂跑的時候開始的,當時學校離堤防近,走一段路就能翻到堤防外,每天放學跟補習之間的那一兩個小時,我喜歡坐在那裡等日落,跟三三兩兩無名的釣客一起、跟驅之不走紛擾的蚊蟲一起。
淡水河、淡水,從小的歷史課上經常會提起的地方,同時也是北台灣著名的觀光景點之一,從小就對淡水有種莫名的崇拜與嚮往,搬家到淡水前一陣子,我開始獨自搭乘交通工具,第一次孤身來到淡水。從捷運站走出來,望見那條灰色的河,想到這條河就這麼從我家(三重)沿著河道流到這裡,心中漫溢的了不可思議,人生的地圖第一次被攤開,第一次感受到世界的龐大不是我能想像的。在我心中,淡水河也是一種神,乘載著我的生命、以及從古至今那些和我一樣,賴以為生的所有生物的生命,祂日日淤積,從以前載貨的商船、到現在往來八里淡水之間的白色遊艇,樣貌不同了,位置或許也不同了,卻都是在我們心中神聖的一條河川。
偶爾會想,這條孕育生命的河如今這般汙濁不堪,是不是我們太接近祂了,讓祂乘載了太多沉重的回憶呢?就像我們敬神畏神,卻終有一天會將神明拖下神壇。
【不斷探尋屬於我的神,漂泊的心需要依靠這世界上最強大的東西,大自然】
「從第一眼與藏獒四目交會時,我不覺得它是犬,而是感受到具有高度靈性的動物,它是具有意識、具有體態的守護神。」——節錄自,第136頁
在東北角有個地方名為忘憂谷,我計畫去過很多次,卻一直沒有真的前往,曲折的階梯,繞著山前進,在某個拐彎似乎就能突然瞧見不遠處的湛藍的海,風很大、太陽也很大,夏天去不太適合,因為風大,冬天去也不太適合,因為雨多,再加上沒有個人的代步工具孤身前往有些麻煩……越是期待去一個地方,查過越多資料,越是覺得這個地方並非我所想像的那樣「忘憂」,於是,我開始尋找自己的「忘憂谷」,後來爬陽明山、前進北海岸,大多是因為相同的念頭而起的。
慢慢的我發現,比起山景,我似乎更喜歡臨海之處。
身為一隻旱鴨子,或許我不該這麼喜愛海水的,大概是骨子裡依水而生的人類天性在作祟,無論是一開始的淡水河、還是後來我無聊就想去看海,那神秘的、搞不清楚如何會浮如何會沉的、極具危險性的東西,成為一種瘋狂的依靠。站在海邊我會望著底下的一片湛藍,不諳水性,卻能從一聲聲浪潮裡聽得祂的呼喚……祂似乎正張開著雙臂,迎接被海水吸引著,即將忍不住縱身一躍的我。不知是被自己的想法嚇到,還是被這高度震懾,我瑟瑟發抖後退了好幾步,離開水邊,離開那瘋狂的吶喊,心裡的鼓動卻難以平息,於是一次又一次,反反覆覆墜入同一道。
我相信,我一輩子都離不開大自然的神。如果可以,以地為席、以天為被、以浪為歌、倚風而眠。
三、結語
「世間處處有神,一花一草一木皆可能是你我終其一生尋找的忘憂谷。睜大眼睛,會發現這個世界的靈動可愛。」
神的形象在我生活裡有無數種姿態,高傲散發著光輝的、溫柔乘載著一切的、邪笑蠱惑人墮落的……我遙遙仰望,在無助的時候,想起祂們。
說到底,神的意義是什麼呢?神的形象可以帶給我們什麼呢?不知道,我也不了解。
世界地圖正被我一頁一頁的翻開,也許某天我得以窺見世界的真理,再次與神相會,會得出一個不錯的結論呢。
(零下40度的勇氣讀後感,to be continued……)